• 中医ldquo方剂学方歌rdqu

    1.解表剂麻*汤麻*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止嗽[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2/1 

  • 八正散

    方歌: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木通、大*(面裹,煨,去面,切,焙)、山栀子仁、甘草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g,灯芯煎汤送服;亦可做汤剂,加[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2/1 

  • 重复的次数,就代表你的分数,中综其他科

    今天我们谈谈中综其他三门的复习!(中基、中诊、针灸)首先,我认为最难的应该属中诊,针灸最简单(因为涉及的内容不是特写细致)以上三门课程我用到书是《中综知要》,首先是总的过一遍,做好笔记,我以彩色笔为主,如下图所示。1.对于中基的复习其实没太多要谈的,我只强调几点。首先,我是以教材为主(觉得这本书的排[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30 

  • 每日一方middot导赤散lt第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生地*木通生甘草梢各等分(各6g)[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功用]清心利水养阴。[方歌]导赤木通生地*,草梢兼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30 

  • 京都名医袁鹤侪麻疹论治

    京都名医袁鹤侪:麻疹论治古人谓:痘发于五脏,疹发于六腑。故有“痘宜温、疹宜清”之说,惟疹虽宜清,但初起时不宜过凉。疹之发也,有风热、风痰。颗粒浮于皮肤,随出随没,没则又出,虽值严寒,亦不宜盖覆过暖,闭塞玄府,恐*入咽喉,令人声哑。治宜清肺降痰,发表令透。亦有可下者,然首尾当滋养阴血,不可少动阳气。初[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30 

  •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方剂学各论清热药

    点击上方“青医说考研”置顶我们01龙胆泻肝汤与清胃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单选)A.芍药、当归B.当归、生地C.生地、木通D.木通、*芩E.*芩、栀子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解析:B。龙胆泻肝汤方含龙胆草、*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车前子,可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清胃散方含[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9 

  • 中医方剂学方歌集

    方剂学方歌集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方剂学方歌一、解表剂1、辛温解表1.麻*汤麻*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2.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8 

  • 祛外风方

    祛外风方川芎茶调散方歌:川芎茶调用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功用:疏风止痛病机:由外风引起的上焦疼痛不适方义:核心在于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囊括了整张方子的精髓。荆芥薄荷主要发挥祛风、清利头目的作用;白芷和细辛主要发挥通窍的作用;川芎、防风主要发挥祛风止痛的作用。特点:[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7 

  • 每日一练中医专长资格证书

    消风散中配伍蝉蜕的用意是A.疏散风邪B.明目退翳C.宣散透疹D.息风止痉E.疏风清热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A消风散证因风湿或风热侵袭人体,浸淫血脉,郁于肌腠而致。痒自风来,止痒必先疏风,故用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散风邪,共为君药。消风散的君药是A.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B.当归、胡麻仁、生[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6 

  • 提分每一天中医方剂学考点练习理血剂

    历年试题每日一练一、A11、温经汤的功用是A、温经散寒,活血祛瘀B、温经散寒,养血祛瘀C、温经散寒,养血通脉D、活血化瘀,温经止痛E、活血祛瘀,散结止痛2、生化汤重用全当归为君,意在A、和血止痛B、养血滋燥C、化瘀生新D、养血润肠E、养血补肝3、温经汤中配伍半夏的主要用意是A、和胃降逆而止呕B、通降[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5 

  • 化肝煎善解肝气之郁,平气逆而

    导读:化肝煎,出处《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主要治疗怒气伤肝,气逆动火,胁痛胀满,烦热动血。本方的 特点是善解肝气之郁,平气逆而散郁火。肝郁之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本方作用专一,运用得当,加减得法,疗效亦比较明显。方歌化肝煎为景岳方,疏肝泄热和胃良,陈皮青皮与丹皮,芍药山栀泽贝匡组成青皮,陈皮,芍药各[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4 

  • 五版方歌

    1解表剂1.1辛温解表剂1.麻*汤麻*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2.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3.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4.麻*加朮汤麻*汤中加白朮,湿困身疼总能医。5.麻杏苡甘汤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3 

  • 中医妇科学54首大纲要求的必背方歌

    中医妇科学54首大纲要求的必背方歌整理一贯煎(《柳州医话》):一贯煎中用地*,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八珍汤: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2 

  • 温病学方剂方歌一览

    9月22-24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泓仁中医药·泓仁医馆连锁体系“中医经典及慢病管理”系列高级研修班第6期即将在长沙中天大酒店召开。会议邀请到全国名老中医熊继柏教授、 温病学专家谢凤瑛、湘西刘氏小儿推拿第六代传承人汤伟及泓仁中医药专家团队成员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1 

  • 中医执业助理方歌采用趣味方歌

    中医执业(助理)笔试趣味方歌版本(浅绿色为助理不要求)一、解表剂(一)辛温解表1.麻*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桂枝杏仁)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3.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4.大青龙汤——石膏将找麻*汤(石膏姜枣麻*汤)5.九味羌[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20 

  • 方剂书上没有的方歌

    败*散——人参败*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半硫丸——半硫丸方医癖痃,久泻便秘因冷寒,硫*半夏为细末,姜汁同熬饼为丸保真汤——保真治痨功不小,二冬八珍川芎少,莲心知柏骨陈皮,柴胡朴芪五味枣补肺汤——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呈,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咳喘宁,股骨头坏[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19 

  • 好好背方歌八正散

    牛按:记住,方歌只有28个字,编写的人是不会在方歌里面讲废话的,说不定下一个考点还是在方歌中,期待你去挖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转发或文末点一下“在看”,谢谢!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车前子、瞿麦、萹蓄、木通、滑石、山栀子仁、[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19 

  • 说医解药国医大师朱良春虫类药的认识与

    人类对虫类药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其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就药性而言,虫类药有其自身特有的共性。多偏寒凉如清热解*的牛*,清热凉血的水牛角,清热化痰的海蛤壳;而平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药物的寒热之性不甚显着,作用比较缓和,严格说来,仍有温凉之分。如《别录》云水蛭“苦,微寒”、血余炭“小寒”,《[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18 

  • 官方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 批)》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推动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稳步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更好保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古代经典名方目录( 批)》,[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17 

  • 秘不外传实用验方70则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PDF免费下载《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PDF免费下载   1、通关散:可用于人病危急救   推拿前可送服,温水或酒皆可。   若急救,将药粉放于鼻边深深吸气,如此反复即可。   细率白芷皂角   共研粉末和匀备用。   2、子午八卦推拿灵药散   羌活独活桂枝防风细辛皂角红花白芷[详细内容]

    日期: 2021/11/16 

    1711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当前时间:

晋ICP备20240519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