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难多梦眠浅早醒易惊定时醒彻夜

失眠是指失眠者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意(也可表述为睡眠后存在未恢复感),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在6个城市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内地成人存在失眠症状高达57%,比例远超过欧美地区发达国家。西医治疗失眠多采用镇静安眠类药物,长期服用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中医药有源远流长的经验积累、个体化治疗和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使其在失眠辨证论治过程中发挥良效。徐浩教授为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中医 临床人才,辨治失眠遣药组方多具特色,现将其辨治失眠的思路及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对失眠病机认识——总属阴阳失交

失眠原因较多,但总与心肝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阳气入于阴则寐,阳气出于阴则寤”,因此徐浩教授认为其病机变化总属阴阳失交,以阳盛阴衰为主。实邪可有火热、痰热、食积、瘀血、风阳,虚则以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及心胆气虚多见。失眠辨证,分清脏腑、虚实。①辨脏腑:与心、肝、脾、胃、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如急躁易怒而失眠,多为肝火内扰;脘闷苔腻而失眠,多为胃腑宿食,痰浊内盛;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失眠,多为阴虚火旺;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失眠,多为脾虚不运。②辨虚实:心火亢盛或肝郁化火所致者为实;脾失运化,肝失藏血,肾失藏精所致者为虚;失眠久病,病机复杂,可表现为虚实夹杂,当辨证论治。

2分型辨治,方证对应

2.1入睡困难:此型失眠是指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入睡时间≥30min,是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徐浩教授认为此型多为阳热(火热、郁热、阳亢)或实邪(痰、瘀、气滞、食积、内风),因阳气相对亢胜或为邪气所扰,不能顺利转入阴分,从而导致入睡困难。临床所见,火为失眠的常见病因,心火亢盛者常用*连解*汤苦寒直折;肝火明显者,龙胆泻肝丸加减;肝郁化火者,丹栀逍遥散;痰热内扰者,*连温胆汤加减;热郁胸膈、心胸烦闷不宁者,栀子豉汤加减;热郁中焦,心下痞满,伴或不伴有便秘,大**连泻心汤加减。对于郁热者,常合入升降散、四逆散加减化裁。除栀子、*连外,清火常用莲子心、竹茹、丹参、郁金等清心除烦药物。对其他实邪,相应给予温胆汤、血府逐瘀汤、柴胡疏肝散、半夏秫米汤、天麻钩藤饮等加减化裁治之,疗效甚捷。

2.2多梦:此型失眠是指睡眠不实,睡眠中梦境纷纭不休,醒后则神疲乏力、头昏,对日常生活有明显影响者。《医宗必读》云:“*藏于肝,肝藏血,此血少,则*失养,故交睫即魇。”徐浩教授认为此型多责之于肝,常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该方出自《伤寒论》,原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徐浩教授总结自身经验,临证把握“惊”字,见惊恐、噩梦者多用此方;对于肝郁化火证,临证把握“情志致病”病因,常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取其清肝泻火,疏肝行气之功。在此基础上,常重用石决明、珍珠母、磁石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之品至30~60g,取效颇佳。

2.3眠浅、觉醒多、早醒:此型失眠临床表现可见夜间觉醒次数过多和(或)时间过长,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项):①夜间≥5min的觉醒2次以上;②夜间觉醒时间≥40min;③觉醒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10%以上;④或睡眠觉醒时间较正常时间提前30min以上,甚至较平时早醒1~2h,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h。徐浩教授认为此型失眠多属虚证(阴虚、血虚),阴分不足,难以持续涵养阳气,导致睡眠轻浅、易醒、早醒。对于阴虚火旺明显,虚烦、口干口苦等热象较甚,常选用*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百合知母汤、百合地*汤加减;阴虚火旺之热象不显者,常选用天王补心丹或柏子养心丸加减;心阴不足,肝气失和之脏躁,常伴精神恍惚,喜悲伤欲哭,予甘麦大枣汤加减;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者,予酸枣仁汤加减;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者,予归脾汤或四物安神汤加减。

2.4易惊醒:此型失眠病人平时即胆小,易惊吓,夜眠稍有动静即易惊醒,或失眠有受惊吓的诱因,多属于心胆气虚。《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指出:“有心胆惧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寐者”。对心胆气虚证,临证把握“易受惊吓、心悸、神志不安”特点,常用安神定志丸加减。兼有虚烦、脘痞、呕恶等痰浊或痰热内扰,常选用温胆汤、*连温胆汤或柴芩温胆汤。心胆气虚,兼有血虚、痰湿者,常选用十味温胆汤(温胆汤减去清胆化痰的竹茹,加入人参、熟地、五味子、酸枣仁、远志),补养安神之力大增,并以远志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

2.5定时醒:这型病人常常在01:00~03:00定时醒来,多种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此时酌情考虑乌梅丸治疗。夜间01:00~03:00为厥阴经主,而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凡在夜间01:00~03:00发病或病情加重,常法无效时,徐浩教授常选用乌梅丸,若伴有寒热错杂症状,则是应用本方指征。

2.6彻夜不眠:徐浩教授认为此型失眠病机多为心肾不交、阴阳失和或瘀血内阻。心肾不交、阴阳失和者除应用交泰丸外,徐浩教授常喜用王幸福老师之失眠立效饮,该方由生地/熟地~g及肉桂5~10g组成,尤适用于机体阴阳逆乱导致彻夜难寐及长期服用 的顽固型失眠,以调和阴阳、恢复阴阳气机正常运行。对顽固型失眠兼有大便干结者常选用生地~g,起到清热生津滋阴、养血之功;大便正常的年老病人可选用熟地g,补血滋阴、填精益髓。因熟地滋腻碍胃,脾胃功能较差者适当减少熟地用量。徐浩教授临床应用此方时特嘱短期使用,中病即止,以免药物偏性过大。对瘀血内阻者,则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化裁,常伍入兼有理气活血及安神之功的药对合欢皮、郁金,取效颇佳。

3病时为治,因时制宜

《灵枢·岁露篇》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徐浩教授依托“因时制宜”“人与天地相应”理论,除常规治疗失眠的方法外,提倡治疗失眠方剂应“睡前顿服”,即将原来常规早晚分服中药浓煎为mL睡前1h顿服。此法始于宋代,珍珠母丸、辰砂还志丸均强调于夜卧时姜汤送服。这种服药方法,可更好地发挥助眠药效,而又不致白天因安神药过多出现困倦副作用,使治疗失眠的作用功专力宏。

4验案

病人,女,55岁,年2月7日就诊。主诉:夜眠欠安、多梦、易惊醒3年,加重1个月。初诊:病人3年前生气后出现夜眠欠安,未予重视。年1月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彻夜不寐,需服用奥沙西泮辅助睡眠。现病人因夜梦多,易惊醒,睡眠时间减少,头昏沉感,周身乏力,健忘,偶腹胀、胸痞满闷,下午未申时烘热汗出,手足心热,时心悸心烦,口干欲饮,纳可,二便调等症状来诊。舌脉:舌暗边齿痕苔薄*,脉左弦细、右沉细。处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g,*芩10g,法半夏10g,*参15g,茯神30g,*连6g,肉桂3g(后下),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磁石30g(先煎),枳壳10g,炙甘草6g,竹茹10g,陈皮10g,桃仁10g,远志15g。共服5剂,浓煎mL,睡前1h顿服,忌食辛辣。二诊(年2月12日):睡眠较前明显好转,不借助奥沙西泮已可入睡,夜梦减少,睡眠时间延长至4h,胸闷明显减轻,下午时有潮热汗出,手足心热,腹胀满,纳可,小便可,大便不成形,每日1行。舌脉:舌暗胖边齿痕,苔薄*,脉左弦细、右沉细。病人不寐症状明显好转,时脾胃不和,腹胀满,舌边齿痕,下午时烘热汗出,应加强理气化痰、清热除烦安神之力。处方:上方去*参,加知母10g,郁金15g,陈皮、枳壳加至15g。共14付,浓煎mL,睡前1h顿服。三诊(年2月28日):诸症显减,睡眠明显好转,可睡4~5h,夜间不易惊醒,夜梦明显减少。腹胀减,烦躁减,仍手足心热,纳可,二便调。病人不适症状明显缓解,仍有手足心热,加强清热凉血滋阴之功。上方:知母加至15g,加百合15g,丹参30g,去陈皮、炙甘草。共14付,浓煎mL,睡前1h顿服。年4月12日电话随诊,上述症状鲜少发作。

按:根据方-证模式判断此失眠属多梦-肝郁气滞,胆热扰心证。病因多为肝气郁滞,气机不畅,痰热内蕴;病位:多责之心、肝、脾。服药时间:取因时制宜之意,睡前服药,镇静安神。本例病人因情志因素,导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气机升降失调,日久化火,扰乱心神,气机不利,津液停积成痰,上蒙清窍,故而出现失眠,眩晕,心烦心悸,健忘,口干等症状;肝胆郁滞出现胆怯易惊,噩梦频作;根据五行相克原理木旺克土,肝郁不达致脾虚不运,致腹胀满。治以疏肝解郁,清化痰热,镇惊安神之法,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取其和解少阳,通阳泄热,安神镇静之功。此方中既有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肝胆;又有温胆汤化裁,理气化痰、利胆和胃;易原方桂枝为肉桂,与*连配伍,取交泰丸之意,交通心肾,引火下行;易茯苓为茯神,取其健脾安神之功;根据病人舌下脉络青紫,加用桃仁活血祛瘀。二诊、三诊,病人睡眠好转,夜寐安,仍腹胀、潮热烦躁,遂去*参,加陈皮、枳壳至15g,燥湿化痰、理气化积;加丹参30g,百合、郁金各15g,滋阴清热。2个月后电话随诊,症状鲜少发作,收效颇佳。徐浩教授掌握失眠缠绵难愈的病变特点,辨治时多用经方,擅抓主症,兼容并蓄。临证常综合上述辨证方法,权衡轻重灵活运用,多获良效。

I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摘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yangtrip.com/afhhy/260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