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传播三亚绿色祭扫寄哀思文明新

黑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92742.html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前,海南各市县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移风易俗鲜花、水果祭扫更环保

4月4日清明节,三亚各祭扫点迎来群众集中祭扫高峰。据统计,全市各公墓全天共接待祭扫群众约2.3万余人次,疏导车辆余台次。其中,市荔仙园公墓接待祭扫群众余人次,疏导车辆台次。公安、交通、消防、卫健、民*等部门积极应对,交通和墓园现场秩序良好。

资料图。(记者陈聪聪摄)

今年市荔仙园公墓首次实行网络预约祭扫,采取分时、限流、错峰举措,避免扎堆祭扫。当天上午8时,市荔仙园迎来祭扫高峰,市民带着花篮、花盆和祭品前来,大家一律佩戴口罩,在墓园门口出示祭扫通行证、健康码,经过体温测量后进入墓园。

墓碑前,一束束*菊、白菊和白玫瑰等鲜花显得肃穆而淡雅。市民李女士说,燃放鞭炮和焚香烧纸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存在安全隐患,选择鲜花、水果祭扫更加环保。

资料图。(记者陈聪聪摄)

“今年墓区内没有燃放烟花爆竹现象,市民选择鲜花祭扫比例较往年有很大提高。”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墓入口处设置了鞭炮纸钱回收点,倡导市民文明绿色祭扫。

据悉,为确保清明祭扫安全、文明、有序进行,三亚出台《三亚市年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清明节祭扫活动工作方案》;市、区两级*府成立清明节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清明期间安全祭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一指挥;加强市公安、消防救援、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林业、卫健和民*等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全力做好市荔仙园公墓和各区公益性公墓和集中安葬点祭扫的应急处置工作。

文明祭扫成风鲜花走俏市场

随着生活观念的改变和环保意识加强,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鲜花祭扫代替传统的焚烧祭品,记者走访市区不少花店发现,今年清明期间三亚鲜花市场走俏。

4月2日,记者在金鸡岭路的一家花店看到,花架上摆放了不少鲜花,其中*色、白色菊花占据了“半壁江山”,花店老板正忙着给顾客包装。“10天前就进入清明鲜花销售季,前来预订鲜花的市民明显增多,大小花束有近百单,其中用于祭扫的*菊、白菊销量最为可观。花店老板说,按照往年经验,他们提前储备好了浅色系花材,保证清明期间花材充足。“鲜花不仅环保文明,还寄托了我们对故人的哀思之情。”

4月2日,金鸡岭路一家花坊,店员在为客人包装清明祭扫用的鲜花。(记者陈聪聪摄)

“清明节燃放鞭炮、焚烧祭祀很不安全,也污染环境,鲜花祭扫低碳、环保又时尚。”前来购花的市民符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清明节,他都选择用鲜花祭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鲜花成为祭扫主流,清明用花的品质也在逐步提升,造型越来越精致,使用的花材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白菊和百合,还增加了白玫瑰、白桔梗,以及勿忘我、金鱼草、小雏菊、洋甘菊和 鸟等花材。一些花店还推出了用材考究、造型艺术的花篮,虽然价格远高于普通花篮,仍受到不少顾客的青睐。一位正在选购花束的市民说,每种花都有独特的花语,她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思念之情的花。

低碳祭扫推出网络祭扫服务

今年清明节期间,三亚市荔仙园公墓首次实行网络预约祭扫。佩戴口罩,出示预约祭扫信息和健康码,测量体温正常……3月30日,三亚市民符勇和家人进入荔仙园公墓,悼念已故的父亲。

资料图。(记者陈聪聪摄)

清明节期间,海南省全面开放祭扫场所,各市县殡葬服务机构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和通风消*等疫情防控措施,根据殡葬服务机构承载量,采取错时错峰、实名预约、控制人数、分时分批等举措,控制停留时间,减少人流密度。

云端寄哀思,绿色过清明。三亚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通过“三亚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yangtrip.com/afhhy/605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