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树木分禾本(如灌木丛),木本(乔木)和藤本三类,不管哪一类,都由干、枝、叶、根几部分组成。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现象和人为的损害,会产生残枝、断本、节疤,根错节蟠,千姿百态。
残枝朽木画法:
1.先用淡墨湿笔,笔尖稍蘸浓墨,水分要少,画出所需要的形况。
2.浓墨干笔勾出朽木枯疤的轮廓。
3.在朽木之处将干未干之前(太湿要走墨,太干 板)用焦墨在朽木与轮廓交界之处擦一擦。
树洞画法:
树洞的产生是由于枝干断裂,水浸虫咬长年累月腐烂下陷出现的凹洞。
1.先勾出树洞的轮廓,一般不要带棱角。
2.用淡墨画出洞下陷之处。
3.在将干未干时用焦墨在洞与轮廓之处擦一擦,可显示树洞下陷质感。
树叉画法:
树木的干枝大致是圆柱形体的,在生长过程中,枝条向四面八方长出,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在画面中就会产生前后左右的立体感。作画时不要刻板强调,要灵活对待。往往后面枝杈在右也可在左也可。
树根画法:
植物除了叶的光合作用外,根是一切植物的命脉,它吸收土地中的水分和营养,通过干枝输送到各个部位。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现象的破坏,就会产生露根现象。一般画面上有悬崖露根和平地露根二类。
1.悬崖式悬崖式露根大多数是用根扒抓于石块之间,因此露根很明显,先画根前部再画后部, 画出树木。
2.平地式平地式露根一般比较平坦,即是用根支撑树木,但根部出于土面起伏不大。
树干画法:
画枝也好画干也好,首先一点,我们知道树的本身是一个圆柱体,在画枝、干时不能出现平、板式。当枝、干出现弯曲时,画笔运行到弯处要反向转折,这样就不会出现平、板、呆现象。
树枝画法:
在一棵树中,细枝就像一个人的五官一样,美不美就在发枝上要下功夫,发枝多用干笔深墨,要疏密适当,高低相应,繁而不乱,疏而不空。发枝要像画兰叶一样,要破眼,所谓破凤眼。
1.上发枝过程注意枝与枝之间的疏密高低。
2.下垂枝过程注意一枝上方向大致一致,方向一乱即如蓬发。松树画法:
松为百木之首,与梅竹合称岁寒三友。种类较多,入画的都以黑松较多。
1.先用淡墨勾出树干的轮廓,而后在树干上的边缘勾出松树鳞片。勾鳞片要出于树干边缘靠外一点,不能平铺于树干中,这样就能显示树干的质感。
2.在淡墨勾鳞片的基础上,用焦墨轻轻一擦即可。
3.画松针从根部发起,组成扇形,然后以扇形为单位,一组一组地组合。画松针笔要干,用笔要中锋有力,不能出现大弧形,否则会像金鱼草。
柏树画法:
柏是一种长寿树种,树干不像杉树那样挺直,而是直中有曲,虬劲如盘龙。树皮的纹理如披麻挂川,飞流直泻。
1.画柏树先用淡墨勾出轮廓,然后根据树干本身的屈曲方向用细笔梳理出树皮纹理,要整饬中有变化,不能一一平行,板而不活。
2.将干未干时,在纹理下部用干笔深墨皴一下。
3.画柏叶以点为主,点叶时,笔要饱蘸墨,点子要大小错落,深浅有别,组成圆形或半圆形。再以这些形况组合而成一个树冠。
画柏树要多画枯枝,叶不能画得太满,这样才显示出柏树历尽风雪、受尽苍桑,苍老强健的气质。
百树图本:如何画出一棵生动的树?(2)
本素材内容摘录自网络公开的电子图书《百树图本》,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李右*编著。转载本册以松柏藤类为主,将树木中干之枯洞怪姿,枝叶的安插,露根盘错的画法加以剖析,供初学者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藤本画法:
紫藤为藤本之首,春天其花如蝶挂枝,满庭清香,画紫藤要注意:
1.枝干不管如何弯曲缠绕,始终是管状弯曲,不能扁平如平板状。
2.枝干分前后,穿错有序。
3.小枝条下垂,随风飘荡,但有一定的形况。顺风而飘,有齐而不齐,乱而不乱;齐中有穿错,乱而有序。
藤本是攀缘其它物体缠绕而上的树种,由于年长日久会形成小枝依附着自己的粗干缠绕着生长,如蟠龙游蛇之状。在花卉画中基本上以紫藤、葡萄、凌宵出现较多。
柳树画法
1.柳树垂枝,枝多要繁而不乱。出枝要有弹性,不能垂如线,呆如绳。发枝要凤眼交叉。
2.画叶要有疏密,春叶小夏叶长。画叶要大小错落,组合疏密变化,繁疏有致,浓淡有变化,老嫩有别。组合变化,就会繁而不乱。
有人云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垂柳多生于河、湖、池塘边,在画柳树中多反映春光景色。
画梅法:
梅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于初春开花,花色较多。画梅有点梅和圈梅二法,亦为没骨和勾勒二法。树干老桩多苍老虬劲,枝和挺拔、滋润。
1.梅花一般分五瓣,花开枝上分左右前后,先画花再勾蕊。
2.勾蕊要注意方法,每根花蕊都以中心发出,中心要空白,点蕊时不要面面俱到,要大小随意。
3.花托要注意朝向,花托是区分花朵方向的要件,点花托也要注意变化。
玉兰画法:
玉兰亦称白玉兰,春季开花,开花时无叶,花白如雪。
1.花
2.花托先淡赭色,而后用墨点。
3.花蕊,先石青,后用朱砂点。
4.花苞
悬崖式:
此类树多生长于悬崖或土坡之上。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