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经历:— 西德联邦生物研究中心,生物化学和植物病*学研究所从事博士论文研究,同年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98— 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98 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年0月—至今,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年8月—年7月,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0年2月—0年月,从事合作研究,美国SamuelNobleFoundation年月—年8月,从事合作研究,德国联邦生物研究中心年—年,副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年—年,博士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病*与植物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病*侵染对宿主发育的影响和致病机制;植物宿主对病*的防御机制与病*的反防御机制;病*与传播介体昆虫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介体传播病*机制;对昆虫介体免疫系统的干扰和介体的抗病*免疫机制。
马克平,男,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年获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士学位,年获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99年获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99年至年在植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年月留植物所工作任副研究员,99年2月任研究员。年8月至2年6月任植物所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中心主任;2年6月至6年6月任植物所副所长;6年6月-年8月任植物所所长。主要研究工作:近年主要开展群落构建机制、保护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并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标本数字化及其共享平台、全国生物物种编目、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平台的建设。戚益*,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育经历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
99-原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硕士
99-99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本科
工作经历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20-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6-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4-6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
-4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非编码RNA和表观遗传机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和命名了多种新型的小RNA。曾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瞿礼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教授、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大-耶鲁植物分子遗传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经历:-99,理学博士,植物生理学,北京大学-,理学硕士,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北京大学98-,理学学士,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北京大学
工作经历:
99-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99- 英国JohnInnesCenter访问学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4-7月 美国耶鲁大学MCDB系高级访问学者0,7-9月 美国耶鲁大学MCDB系高级访问学者.8-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8-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
课题组研究方向:
以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为研究对象,研究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分子调控机理,主要通过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研究参与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调控的三大类主要因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参与生殖过程调控的受体类激酶、多肽信号;参与生殖过程调控的蛋白质降解和/或内膜运输途径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参与生殖过程调控的转录因子。此外,我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