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青山多妩媚绿水多娇柔天眼新

碧水环城、绿荫绕水,碧绿相连、青山滋润……行走南明大地,总会被这座城市的灵动与秀美深深吸引。

南明的灵动与秀美源于南明人的用心守护与呵护!近几年来,南明区按照树牢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使南明区天更蓝、水更清、岸更绿、地更净、景更美。

 四季常绿满目皆景  移步皆风景,举目满眼绿。  漫步南明区遵义路一带,道路中央的隔离带和两旁的绿化带上,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灌木错落有序、俯仰生姿,葱茏的绿色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让城市溢满绿,让群众满眼绿,是南明区城市建设的长远追求。  “路要畅、景要靓”!“绿化景观”是南明区道路的 特点,在南明区主次干道的中央隔离带和道路两旁,规划种植有多种花卉和树木,这些道路也成为展示南明区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南明区遵义路、中华南路、瑞金南路、新华路、解放路、宝山南路、箭道街、市南路、沙冲路、都司路、 路、老贵*路、花溪大道等33条道路规划种植有超级海棠、木春菊、月季、腊梅、紫薇、北美红枫、银杏、冬青、罗汉松、香樟等花卉和树木,道路绿化面积达到32.13万平方米。”南明区综合行*执法局市*公用科负责人常明说。  为了对以上33条道路和4个广场的“绿化景观”进行更好的管护,南明区于年通过招标引入了一家公司,专门负责园林绿化管养工作。

“引进的管护公司主要负责对管养区域内的树木及花卉进行修剪、浇灌,清理绿化带里的垃圾,对老化、枯萎的树木或花卉及时进行更换、补种等。”常明说,对于引进的管护公司,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措施,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拨款”的制度,并严格落实巡查、考核制度,用严格的措施来保障“南明靓丽”。

年,南明区投资了余万元用于33条道路的景观绿化养护及时令花卉更换等工作。“春夏季节,我们会在道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内种植超级海棠、杜鹃、绣球花、金光菊、夏堇、鼠尾草等;秋冬季节我们会种植三色堇、石竹、金鱼草、角堇等,以营造‘四季花开,四季常绿,四季分明’的美丽景象。”作为南明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参与者,常明颇感骄傲与自豪。  绿色理念润物无声  3月15日,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到贵阳宏益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环保法律法规宣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环保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

5月21日,南明区组织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直观、深刻地领会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5月30日,南明区在花果园盖板广场举办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民法典集中宣传活动,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的工作人员在现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市民着重讲解民法典中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的相关法律条例,以提高市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6月5日,南明区在甲秀广场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现场讲解环保知识,发放环保知识手册、环保购物袋等,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了市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南明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提高全区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环保执法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对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先导、基础、监督和推动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家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让绿色理念融入社会主流价值,在发展的血液中融入‘绿色基因’。”这是南明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用心之举、智慧之举。  写水文章讲水故事

“目前,河滨再生水厂日均处理污水量为5.1万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主要指标达到地表IV类水体标准,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大部分排入到南明河里作为景观补充水使用。”7月2日,在贵阳市河滨再生水厂,副厂长刘恩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给记者介绍。   

河滨再生水厂位于南明区河滨公园靠南明河处,是按照“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创新城市排水规划理念建造的下沉式污水处理项目,占地27.75亩,设计规模5万m/d,于年7月开工建设,年4月3日进入商业运行。  “河滨再生水厂服务范围包含花果园大沟区域以及南明河河滨公园上游左侧截污沟汇水区域,服务人口约为21.79万人。”据刘恩介绍,河滨再生水厂的亮点在于“地面打造景观公园、地下建立再生水厂。”目前,地上景观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当中,作为河滨公园的一部分,建设好后将成为贵阳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建设再生水厂是南明区积极推进“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南明河是贵阳市的“母亲河”,也是南明区重要的文化旅游符号、经济发展主轴。曾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南明河流域生态“欠账”增多,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成为一条“失去生命的河流”。  年,贵阳市启动“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作为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作为被南明河滋润的一方土地,南明区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队伍。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上,贵阳市南明区积极探索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南明模式”,通过采取修建再生水厂、实施大沟治理工程、治理黑臭水体、全面推行河长制等一系列措施,绘就“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丽画卷。  在黑臭水体治理上,自年以来,南明区投入余万元左右,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垃圾清运”“长效管理”的理念,对火石坡、袜厂、太慈大沟明敞段等6处确定的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消除黑臭。  为了提高南明河水环境质量,南明区于年投资约2.亿元对次南、团坡、阳河、中东、花果园大沟等5条排水大沟进行治理,通过新建截污管、沟内清淤等措施,全面实现大沟沟内雨污分流,清水入河。污水进入截污管,不仅为南明河截污沟减负,还有力推动了南明河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经无数过春夏秋冬,终不负功夫不负民!  现如今,在南明区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努力下,南明河的人文底蕴得到再现。而更重要的是,群众亲身感受到南明河水质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之俱增,真正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  记者在现场之一:    麻堤河:鱼儿嬉戏鸟儿翩飞村民欢笑

盛夏时节,贵阳市南明区云关乡摆郎村村民居民胡成荣最幸福的事就是陪家人在麻堤河周边散步,话话家常。然而在以前,他可没这雅兴。  现如今的麻堤河(南明段),清澈透明、绿色成荫、鱼儿嬉戏、白鹭翩飞。“你不晓得,以前这条河水质很差,都没心情来这点散步。”提起从前,胡成荣皱起眉头,提到现在,胡成荣喜上眉梢。  麻堤河是南明河的一级支流,全长约8.9公里(其中,南明区段 .6公里),主要流经花溪区,南明区、经开区,经经开区三江口汇入南明河。  作为汇入南明河的支流,麻堤河的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南明河的水质好坏。  “麻堤河南明区段所处区域大部分属于农村,市*设施薄弱。年以前,因为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进入河流,给河流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水质长期不达标。”据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副局长胡慧介绍。  拯救麻堤河,迫在眉睫!  多年来,南明区对麻堤河的治理从未停止,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水体污染等诸多问题并未得到根治。  为彻底解决麻堤河南明段水质污染及流经区域环境问题,年,南明区以“标本兼治、长治久清”为目标,投资约1.04亿元,全面启动了麻堤河南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该工程从沟口改造、生态修复、污水管网铺设、散排污水收集、河道清淤等方面入手,采取近期治理与远期治理、分散治理与集中治理、生态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对麻堤河南明段河道进行综合整治。  “目前麻堤河南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度已经完成95%,累计新建污水管网米,清理淤泥立方米,修建分散式处理设施50套,修复生态护坡0.8公里。”胡慧说,通过系统治理,目前麻堤河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水质提升至Ⅲ类水体。  为保护好麻堤河(南明段)治理成果,防止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入河的情况发生,南明区在麻堤河单侧安装隔离网 公里,沿途安装监控系统。此外,南明区还严格落实河长制,针对发现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污染情况及时整改,杜绝再次污染。  记者在现场之二:    借力大数据垃圾分类更高效

“通过‘智慧南明云上城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yangtrip.com/afhzz/475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4